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展示

8月31日至9月6日一周热点事件分析 央媒曝光“硫超标”枸杞

时间: 2024-12-05 17:27:22 作者:基地展示

  9月1日,央视财经曝光了青海格尔木、甘肃靖远个别枸杞商户违规添加焦亚硫酸钠“提色增艳”的情况。报道指出,个别商户为了节约成本会选用工业硫磺。9月2日,涉事地区有关部门分别表态,将依法严惩违规违法责任人。

  舆情发展:消息一经播出,引发舆论热议。#硫超标枸杞加工黑幕曝光##工业硫磺熏制枸杞或致肾衰竭##毒枸杞#等话题冲上社交平台热搜排行榜。

  舆情数据分布:主要分布于客户端。其中客户端34783篇次占比49.44%,视频20191篇次占比28.70%,其次依次为微博8541篇次占比12.14%、微信4288篇次占比6.09%、网站1886篇次占比2.68%、互动论坛547篇次占比0.78%、数字报122篇次占比0.17%。

  重要媒体信息展示:有关“央媒曝光‘硫超标’枸杞”相关信息,大多数来源于新闻媒体,内容以报道有关情况等为主。热度较高的报道、文章如下:

  重要网民评论展示:有舆论提出,警惕行业系统性道德塌方。一些地方的特色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立,甚至声名狼藉,根源在于“过程失控”,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诚信经营者没有因“品控”“品质”得到更多回报,违法违规的商户却因为“耗损”更少而获益更多。有舆论指出,“硫磺熏枸杞”并非进入公众视野,早在2019年就有媒体进行公开报道,这一领域食品安全事故打而不绝,严惩无良商家当然十分必要,但个案之外,有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环节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更加值得深究和警惕。有舆论指出,

  重塑枸杞消费信心,务必彻底荡涤“硫磺枸杞”存在的土壤,持续健全枸杞产业标准、绿色防控、检验测试、产品溯源建设,切实守好枸杞产品质量安全生命线。有舆论呼吁,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产业,擦亮地区经济发展“金字招牌”,要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方面出发,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平衡,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舆情启示:作为枸杞主产省区,青海、甘肃两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促进地方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抓手,聚力做大现代枸杞产业全链条发展。2023年,宁夏“中宁枸杞”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青海“柴达木枸杞”品牌价值突破92.5亿元。可谓是,“绿了大地、红了产业、富了百姓”。然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背后,总有一些小商户、小作坊不合时宜地乱了规矩、坏了口碑、伤了信心。从这个方面看,严管就是厚爱,为此就要多些动真碰硬,只有惩治到位,治理到位,方能逐步消减乱象,形成不敢“磺”、不能“磺”、不愿“磺”的良好生态。归根结底,不要让个别的无良商户,砸了农民增收的锅,伤了消费者的心,害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