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展示

甘肃检出13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问题

时间: 2025-01-21 02:11:23 作者:基地展示

  甘肃检出13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问题

  11月27日,甘肃省市场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抽检通告,检出13批次不合格食品。发现的主体问题有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不合格、产品质量指标不合格、农兽药残留超标等。

  6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分别为甘肃佳家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花椒锅巴(花椒味)(生产日期:2024-6-14),其中糖精钠(以糖精计)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七里河区龚家湾世纪华联超市销售的,标称甘肃陇之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浆水(酸菜)(生产日期:2024-3-13),其中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甘肃兴奇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毛毛虫面包(生产日期:2024-5-18),其中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兰州新区嘉佰乐购物广场有限公司第一分店销售的,标称岷县广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岷县点心(生产日期:2024-5-13),其中柠檬黄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成县优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曲奇饼干(生产日期:2024-5-13),其中柠檬黄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民乐县新和综合百货部销售的,标称甘肃省临夏市新世纪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黄酒(半甜型)(生产日期:2024-1-13),其中酒精度、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糖精钠(以糖精计)及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山梨酸及其钾盐抗菌性强,防腐效果好,是目前应用十分普遍的食品防腐剂。长期食用山梨酸及其钾盐超标的食品,可能对肝脏、肾脏、骨骼生长造成危害。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延长产品保质期或者弥补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卫生条件不佳而超限量使用,也可能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未准确计量。

  柠檬黄,橙黄或亮橙色的粉末或颗粒,是一种合成着色剂,常用于饮料类配制酒、糖果、风味发酵乳、腌渍蔬菜、果冻、膨化食品等制品。柠檬黄基本无毒,不在体内贮积,绝大部分以原形排出体外;但是如果,也存在健康风险。造成食品中柠檬黄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有:生产经营企业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或者未准确计量。

  糖精钠,无色结晶或稍带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有香气,甜度为燕糖的 200~700倍。糖精钠是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在人体内不被吸收,不产生热量,大部分经肾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不改变体内酶系统的活性。但食用较多的糖精钠,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使用量过大时有金属苦味。造成食品中糖精钠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有:生产经营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味,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或者未准确计量。

  3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分别为武威市凉州区鲜鱼行店销售的草鱼(购进日期:2024-5-17),其中恩诺沙星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敦煌市选玉果蔬超市销售的辣椒(购进日期:2024-5-20),其中克百威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民乐县瑞杰蔬菜超市销售的香蕉(购进日期:2024-5-30),其中吡虫啉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恩诺沙星属于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恩诺沙星在鱼的皮+肉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0g/kg。淡水鱼中恩诺沙星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长期摄入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睡眠不良、胃肠道刺激或不适等症状。

  吡虫啉属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吡虫啉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吡虫啉在香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香蕉中吡虫啉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2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分别为甘肃丽神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原味豆乳(生产日期:2024-5-20),其中蛋白质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成县夏氏黄酒有限公司生产的成谷坊黄酒(生产日期:2024-2-4),其中酒精度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并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高分子有机物。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是构成机体多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还能供给能量。长期摄入蛋白质不足,会引起机体代谢率下降,对疾病抵抗力减退,可能引发器官损害。蛋白质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原辅料质量控制不严,也可能是生产工艺流程中搅拌不均匀。

  酒精度是酒类的一个理化指标。酒精度不达标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公司制作工艺控制不严格或生产的基本工艺水平较低,无法有效控制酒精度的高低,或是生产企业检验能力不够,没做好完善的出厂检验。

  此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1批次食品检出其他污染问题,分别为庆阳新好又多商贸有限公司第二分店销售的,标称甘肃了不起农特产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甘草杏(生产日期:2024-3-1),其中菌落总数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中川园区莎莉娅意式西餐厅(个体工商户)的大圆盘(消毒日期:2024-7-15),其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陇南、白银、定西、临夏、庆阳、兰州新区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立即组织并且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督促企业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

  相关报道: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3批次不合格食品抽检情况的通告(甘市监通告〔2024〕第13期总第104期)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没有经过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

  今日导读:南京某食品企业流出过期腐败冻肉?各方回应;官方通报“上海一学校食堂吃出青虫、蜗牛等异物”;四川一食品公司被指污水直排入河 官方通报(2024年11月29日)

  今日导读:知名餐饮品牌回应汉堡吃出疑似异物;辛选对带货的调制乳粉启动“退一赔三”;网友在大理打假风干牦牛肉被踹倒(2024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