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拥军)“这条石斑鱼好大呀!”近来,蜈支洲岛海域的海洋草场传来惊喜音讯,继上一年呈现野生斑海豹之后,最近又呈现一条巨型石斑鱼,引起广泛重视。
据蜈支洲岛旅游区潜水员郭鉴介绍,其时这条巨型石斑鱼应该是在海岛一号和蜈潜一号之间来回活动,现在基本上在蜈潜一号水下区域及海洋草场活动。目测有一米多长,预估分量在百斤上下。近期,潜水员常常会带些小鱼下水投喂这条巨型野生石斑鱼,渐渐地,它也与潜水员们熟络起来,常常自动过来与潜水员、游客们互动,乃至游客在水下摄影记载自己潜水的难忘瞬间时,石斑鱼还会过来“蹭镜头”。
为了能让这条石斑鱼在蜈支洲岛“住”得更舒畅,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及时与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王爱民取得联系,了解巨型野生石斑鱼的日子习性和这一现象的稀有性。王爱民表明,至少有五六年未在浅滩邻近见过这么大个别的野生石斑鱼,上一次见到也是在蜈支洲岛的人工鱼礁中。
据了解,继上一年引来野生斑海豹后,本年蜈支洲岛海域又迎来了“新街坊”,这离不开蜈支洲岛近年来的可持续开展理念与科研机构大力打造海洋草场,这一情形凸显出海洋草场的重要性与唯一性。海洋草场为海洋生物供给了适合的休息和繁殖环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开展。而这条巨型石斑鱼在三亚海域更是极为稀有,它的存在无疑是这片海域生态健康的有力证明。
到现在,蜈支洲岛关于海洋草场已累计投入9000余万元,投入人工鱼礁及船礁等约8万空立方,水泥型人工鱼礁2585个,船型礁21艘。珊瑚移植5.1万余株,面积约5.3万平方米,形成了完好的珊瑚礁、鱼虾贝等海洋生物圈,海洋生态修正和渔业资源维护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并成为第五批国家级海洋草场示范区,新增海洋草场二期海域190.003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