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九江11月29日电 (胡伟杰 范磊 沈俊豪)眼下,正是油茶采收的时节。在江西九江庐山市蓼南乡长西岭村油茶栽培基地,雨后春笋的油茶树生气勃勃,丰满圆润的油茶果缀满枝头,乡民们络绎在林间,忙着采摘、转移油茶果,一派繁忙现象。
小小油茶果,全身都是宝。近年来,庐山市蓼南乡长西岭村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经过流通土地,依照“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形式,全力开展生态油茶工业。“本年的气候十分适合油茶树成长,光照又足够,比较上一年产值有了很大的提高,结出的油茶果个头大、质量好,出油率也更高。”庐山市蓼南乡长西岭村油茶栽培基地负责人刘成献说。
近年来,庐山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人增收方针,坚持把开展油茶工业作为保证粮油安全、助力村庄复兴的重要工程,实在做到兴一个工业、强一村经济、富一方大众。现在,该市油茶栽培培养面积已达7000余亩,小小油茶果成了推进地方经济高水平开展的“金果子”。
在江西九江瑞昌长江四咱们鱼原种场,技术人员们正忙着给鱼苗进行“体检”,逐渐优化鱼苗所需养分配比。
据了解,瑞昌长江四咱们鱼原种场是长江流域最大的四咱们鱼基因库。现在,这儿培养的4100万尾鱼苗正处在育肥繁育的关键期,它们的健康与否,关系着往后四年的鱼苗供给数量和质量。
为了让四咱们鱼原种在最优的环境里成长,本年,瑞昌长江四咱们鱼原种场建设了一套才智渔业信息化体系,运用渔业物联网,精密办理每个池塘。“曩昔,鱼苗培养期间,咱们每天晚上都要进行巡塘,现在有了这个体系,在手机上就能操作,方便了不少。”瑞昌长江四咱们鱼原种场技术人员张绪富表明。
现在,瑞昌长江四咱们鱼原种场有增氧机70台、投饲机30台、定点水质检测设备3套、水循环设备2套,水源办理和饲料投喂均完成自动化,进一步拓宽渔业增收增效新空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