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州网友@羊羔驼在社会化媒体上求助,称自己在大陈岛钓到一条有编码的 黑鲷鱼,猎奇能不能吃,并附上了一张图片。
此事引起了广阔网友的重视,有人说:“你把他人的论文钓上来了”,也有人说:“可能是高中生物学的标本重捕法。”咱们都充满了猎奇。
依据图片显现,鱼背鳍结尾处挂着一个粉红色的标签,上面写着“浙海研C50”。
“确实是咱们增殖放流时投进的鱼苗,咱们假如捕捉到,能够终究靠标签上的电话联络咱们。”浙江省海洋水产研讨所研讨项目组负责人徐主任表明。
近些年,渔业资源逐 渐阑珊,浙江省海洋水产研讨所每年会进行大规模的鱼苗增殖放流。在放流的鱼苗上进行符号,首要有三个意图。“第一个能了解它的成长状况,从放流到捕捉上来时,经过了多久时刻,长了多少体重;第二个看它的洄游道路,比如说在咱们舟山海域放的,一段时刻后可能在温州那儿捕到了,阐明它是往偏西南方向移动;最终是看回捕的数量,核算有多少鱼被什么网具所捕捉,核算回捕率。”
徐主任说,假如咱们钓到或捕捉到标志鱼,在与他们联络后,能够把鱼装进塑料袋,先冻在冰箱里,再用一张小纸条记下捕捉时刻、地址和东西,后续会有工作人员上门领鱼,“咱们也会适当地奖赏,首要原则是不让捕捉者吃亏。”
不过,徐主任也提示警醒咱们,请咱们别为了奖赏,特意去捕捉,这样便失去了研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