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先宏、杨然、通讯员黄敏)灌注“海水”、充入氧气,捕捉出水的石斑鱼经过打氧包装,当日即可送上武汉市民餐桌。10月以来,武汉青鱼原种场智能设备渔业车间饲养的第一批珍珠龙胆石斑鱼连续上市,市民在“武农臻鲜”微信小程序一键下单,就能吃到本地现捕的海鲜。
武汉青鱼原种场是国家级原种场,具有应急保供、保种育种、立异研制、休闲垂钓等功能,是武汉推进渔业一二三工业交融开展的重要基地。本年4月,该基地建成智能设备渔业车间,6月,第一批珍珠龙胆石斑鱼鱼苗投进实验饲养,鱼苗长势杰出,大都石斑鱼体重超越500克,到达上市规范,探究成功“海鱼陆养”形式。
10月16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现场看到,智能设备渔业车间经过原水处理系统对湖水进行净化,增加食物级饲养用盐和其他微量元素,调配成富含天然矿物质的“海水”,为海鱼发明适合的成长环境。工厂化的循环水饲养系统,能够去除饲养水体中残饵粪便、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污染物,经物理过滤、生物过滤、消毒、增氧、调温,将净化后的水从头输入饲养池。
智能设备渔业车间能完成高密度和规范化饲养,与传统池塘饲养比较,土地和水资源运用量仅为后者的几十分之一。根据对饲养环境的准确操控,可全程不运用抗生素,鱼苗存活率达80%以上。武汉青鱼原种场设备渔业部负责人陈庆说:“在满产状态下,年产量可达14万斤,既能确保海鲜质量安稳,又能省去远程运输成本。”
“海鱼陆养”优势杰出,但门槛也很高。据了解,完成内陆地区饲养海鱼,需求建造厂房、饲养系统、供电系统等配套设备,前期资金投入较大。饲养户要学习全套设备的日常运用和保护,把握相应的生产管理技能,还要具有安稳的电力供应条件。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李大鹏以为,在人们逐步注重环境保护和食物安全的当下,“海鱼陆养”形式以其节水、省地、无地域约束,产品到达无公害食物规范的优势,有助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应系统,饯别大食物观,远景值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