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协作社,在“一条鱼”上做文章,短短三年,年出售额打破10亿元,200多名社员人平增收过十万元,“致富神话”的演绎者便是荆州市德源水产专业协作社。19日,记者走进了这条鱼的国际。
德源专业协作社坐落在沙市区观音档镇枪杆村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说是水产专业协作社,然而在大大小小的池塘中,却罕见活鱼游动的踪影,面临记者满脸的疑问,协作社司理李凡拿起鱼网,在水里轻轻地一捞,鳞次栉比的“小蝌蚪”活蹦乱跳,李凡奥秘地告知咱们,这是“中华鲶”的鱼苗,它是协作社自己培养的新种类,也是协作社工业腾飞的“法宝”。
一口单塘的面积不过20多平方米,肯定不能小看,里边却蕴藏着50万尾鱼苗,价值在30万元以上,协作社每年可产鱼苗5000万尾,仅鱼苗出售额就达5000万元,加上成鱼出售,总产值超越10亿元。
“鱼苗求过于供,本年的订单现已下完。”李凡介绍,现在鱼苗卖到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等地,在鲶鱼这样的领域里,还没有竞争对手。
商场上,一说到荆州的中华鲶,我们都公认是一个最牛的品牌,批发商都是“打开肚皮”收买,价格比其它种类的鲶鱼均匀高出1元钱左右。
2008年,协作社理事长袁丹军还仅仅一个鱼贩子,一天,他在江陵县一个渡头发现了一条小渔船,渔船上有二十多条正宗的野生长江大口鲶鱼。
渔船主人开19万,袁丹军从银行取来20万元,买下了一切的野生大口鲶鱼,当他把鱼运到荆州泥港湖的渔场时,20多条都死了,只剩下一条,并且还浑身是伤。
其时周围人不理解,花20万元钱,买了一条快死的鱼。袁丹军却有自己的主意。
这些年,他在鲶鱼经销职业摸爬滚打,批发鲶鱼的赢利越来越薄,远不如饲养鲶鱼来得赚钱。其时,市面上最俏销的主要是两种鲶鱼:湖南的大口鲶鱼和东三省的怀头鲶鱼。相比之下,两者各有好坏,他萌生了一个斗胆的主意,把南北方的鱼进行杂交。东北野生怀头鲶鱼亲本鱼父本现已找到,小渔船上的野生大口鲶鱼正是大口鲶的母本。
在长江大学动物科学院的协助下,袁丹军成功繁衍出了一个全新的种类,取名为“中华鲶”。因为肉质爽嫩,耐煮,中华鲶上市后,很快打开了商场。2010年,中华鲶一天就能卖掉五六吨。曾经买大口鲶的客户,都改成买中华鲶了,商场求过于供。
成功来之不易,怎么维系好这个品牌,协作社对200多名社员进行了严厉的办理。
对饲养户,德源水产协作社供给了多种协作方法,能够一致供给种苗和饲料,一致收买成鱼,也能够只供给鱼苗,但只要是经过协作社出售的,确保农户自养中华鲶的每公斤最低赢利为4元。
“质量是榜首规范,也是最重要的规范。”在协作社里,李凡既是司理,又是质检员,可谓“六亲不认”。
枪杆村3组饲养户刘军州家有水面11亩,一年赚十几万不在话下。“每天都要填写饲养日志,用药时一定要依照协作社规则的领域运用,协作社还会派人不定期地到塘中抽检。”
为了更好的束缚社员,协作社规则,每年社员需交纳1~2万元不等的“质量确保金”,假如呈现药检超支的鲶鱼,将直接扣除确保金。“罚款不是意图,重要的是让饲养户规范用药,爱惜品牌。”李凡说。
严厉的规范换来丰盛的收益。三年间,参加协作社的养鲶农户每亩纯收益均在1.5万元至2.6万元之间。200多户饲养户的饲养总水面在2000亩以上,年产值达2亿元。(记者胡琼瑶通讯员曾德云成专)
1、凡本网注明“来历:荆州新闻网、荆州播送电视台”的悉数著作,版权均归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运用其它方法运用上述著作。
2、现已本网授权运用著作的,应在授权范围内运用,并标示清晰来历:荆州新闻网。违背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则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