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东里公社建成李家沟水库,总库容73万立方米。水库建成后,由公社和李家沟、东桃花、西桃花等三个库区大队一起办理,发挥效益很差,后又转交三个库区大队办理,仍杯水车薪。其时,偷抢捕鱼成风,300亩的水面不见一点团体收入,就连办理人员点灯用油也得从三个大队凑钱去买。
改革开放后,为改动李家沟水库办理差、效益低的状况,1981年10月,三个库区大队与社员张树民签订了水库办理承揽合同。合同规定溢洪水位以下的土地和水面由承揽者运营,并承当坝下300米途径的修理;浇地时每放一小时的水,用户向承揽者交费两元;承揽者每年向三个队交款2000元,余者归己,长时间不变。1983年1月,《大众日报》第一版报导该水库承揽运营后团体、个人取得双效益的业绩。
张树民承揽水库后,在管好水库,确保放水浇地的一起,首要购买6万尾鱼苗放入水库。1982年4月,又在三个养鱼池哺育鱼苗6万尾,买了1000余斤鱼养殖,置办了400米鱼网,并在水库周围育树苗1500株,养鹅40只。到了年末,张树民收浇地水费1100元,加上鱼、鹅收入和库边粮食作物收入合计2900元,在完结上交承揽使命的一起,个人净得900元,还有价值6.3万元的存养鱼和鱼苗。临沂地委和沂源县委的领导现场调研该水库的承揽状况,在领导的鼓舞和表彰下,张树民决计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当即决议1983年再往水库投进鱼苗6万尾,养鹅10只、肉食兔100只,库边植树3000株,为团体和个人发明更多的财富。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