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长江草鱼苗

“牛脸识别”助力农业保险 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率更有底气

时间: 2025-03-06 19:24:19 作者:长江草鱼苗

产品详情 PRODUCT DETAILS

  农业保险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办理农业保险有高科技手段。在天津,就给牛上保险用上了“牛脸识别”。

  天津市滨海新区一家牧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用手机对准肉牛进行面部扫描。通过智慧养殖系统,进行“牛脸识别”,完成牛的脸部信息采集,建立唯一的保险承保标的档案信息库,就可以给牛上保险了。

  天津富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 李明:以后办保险就不用给牛打耳标了,用手机一扫就能录入信息,太方便了。

  两名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用“牛脸识别”技术,仅一个多小时就给300多头牛上完了保险。

  人保财险天津分公司农业农村保险部副总经理 王超:通过精准识别每头牛的身份,保险公司可以有效跟踪牛的健康情况和生长过程,及时有效地发现风险因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此来降低理赔风险。

  “牛脸”识别技术让牛拥有了具有生物特征的“数字身份证”,不仅承保快,理赔也快。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一级巡视员 王叙文:养殖户能直接登录公司App实现自主理赔,将理赔流程压缩至最快10分钟,从农户报案到赔款到账的处理时间在1小时左右,极大的提升了理赔效率和受灾农户满意度。

  天津金融监管局财产保险监管处处长 刘博:在服务过程中增加科学技术创新赋能,支持保险机构推广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AI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手段,破解精准承保理赔难题,提升工作效率。

  为了应对农业“靠天吃饭”的风险,我国还推出了天气指数保险,为特色农产品保驾护航。

  在湖南永州宁远县罗坝村,种植大户刘石峰的油茶种植培养面积近万亩,前两年的极度干旱导致几近绝收,由于当时没有相关保险,损失惨重。今年1月,油茶开花坐果的关键时期又遭遇了极端低温天气。不过这次,有了油茶天气指数保险,让他受灾的油茶最高每亩可获得5000元的赔偿。

  平安财险湖南分公司农村保险部经理 童浩:通过实时对接气象数据,系统能自动锁定赔付标准及赔付机制。

  湖南永州宁远县油茶大户 刘石峰:有了保险兜底就更能放开手脚去干,像今年我又扩大了1800亩的种植面积。

  天气指数保险是将天气特征情况,比如气温、降水等对受保对象损害程度指数化,每个指数都有对应的受保对象。不仅是农作物,湖北武汉把天气指数保险运用到了水产养殖上。今年开年,养殖户周益芬就收到了鱼天气指数保险,因为气温变化赔付的3万多元赔偿金。

  武汉市宏新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周益芬:保险帮助挺大的,我们大家可以买鱼苗恢复生产。

  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天气数据是客观、公开的,天气指数保险的赔付方式避免了传统保险中的定损和理赔流程。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总经理助理 李健:这个保险的理赔服务无须现场查勘,赔付速度比较快。只应该要依据气象局的数据来进行理算,一天之内就能完成保险的赔付。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基本覆盖了农林牧副渔所有的领域,在保障粮食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保障农民收益等方面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一级巡视员 王叙文:除传统的成本类保险以外,还有指数类保险产品。仅2024年,保险公司新开发指数类保险产品超900个,为所有的领域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需求。

  作为小麦、玉米的主产地,德州已经实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完全成本保险的全覆盖,这个保险保障的是农业生产总成本,包括物化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等。在德州,农户购买此类农业保险,只需承担20%的保费,其他全部由政府补贴。

  种粮大户王文昌承包的1200亩土地,去年有300亩因恶劣天气造成了粮食减产,农业保险第一时间进行了赔付。

  德州市陵城区丰润家庭农场负责人 王文昌:灾情发生以后,我们积极联系了人保人员,他们经过现场评估,政策性保险赔付了4万元。

  目前,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完全成本保险已经在全国铺开,种植三大主粮作物的农户,都可以投保,保障水平最高可达相应粮食产值的80%。

  与此同时,农户的保障也在升级,多地在完全成本保险基础上,开发了涵盖制种、收获、产量等主粮作物生产全链条的涉农保险。同时,联合科研部门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减量协作机制。

  人保财险德州市分公司资深主管 副总经理 冯振荣:在主粮作物生产周期内,由保险公司出资开展农技培训、一喷三防、一喷多促、抗旱排涝等这种减灾举措,实现农业保险从灾后的补偿,向灾前防、灾中救的逻辑升级。

  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约1500亿元,成为全世界农业保险保费顶级规模的国家。不久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到农业保险,包括要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等。今年在农业保险政策方面,我国将有哪些支持举措?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今年将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丰富保险品种,提高保障水平。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一级巡视员 王叙文:一方面,一直在优化政策。配合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县级配套补贴政策,力争政策尽快落地,逐步扩大高保障主粮作物保险覆盖面。

  另一方面,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持续加强监管,提升农险业务“精准承保、精准理赔”能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一级巡视员 王叙文:我们还将指导发布部分险种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行业示范条款,规范产品研究开发;继续研究推动主要险种纯风险损失率测算,提高农险定价科学化、精准化。同时,继续推进农险业务线上化,加强科技赋能,让保险服务农户更加便捷。

  据介绍,近5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6.2%,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仅2024年我国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5.2万亿元,参保农户1.5亿户次。